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徽科技网 > 科技人物

中安在线   2022-11-11 11:09:15   来源:科普安徽    作者:许鸿儒 王仁搏   编辑:焦明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22年,安徽省科协开展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活动,活动聚焦在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中积极作为的企业家,关注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卡脖子”难题攻关中贡献突出的科研能手,追寻在某个领域、某类产品、某道工序深耕数载专业精湛的技能工匠。活动获得16个市科协的积极响应、广大企业的热情参与,经市级科协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100名,其中宣讲代表10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企业科技工作者埋头苦干、奋力创新的昂扬风采,大力宣传他们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和突出成绩,营造全社会良好创新氛围,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我省将深入宣传达人先进事迹,讲好达人创新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人物介绍

  以身作则带动工友,勤于思考破解难题。詹求锋,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高级技师,现任职六安永达机械股份制造有限公司数控车班班长。进厂十几年,詹求锋在车工岗位经历了从普通车工到六安市首席技师,再到全国技术能手的转变,多年奋斗,荣誉满身,他先后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以他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认定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021年詹求锋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是被命为“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刻苦钻研,实现自我价值

  2003年,詹求锋来到永达机械制造公司成为一名车工。当时的车床加工产品需要两只手不停地摇动手柄,体力付出多,加工效率低,而车间里仅的有三台高效数控车床,不但加工精度高,效率更是普通车床的好几倍,这让詹求锋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内心萌发出求知的渴望。“公司刚开始普及数控机床时,我没有理论基础,就借来专业书籍和机床说明书,一个指令一个指令琢磨,一段程序一段程序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每天詹求锋都会带着记录下的问题找老师傅请教,有问不到的问题就自己上网查资料,一直到弄懂为止,实操经验不足,他就在电脑模拟编程软件上一遍一遍尝试运行,从而弥补经验差距,如此工作模式一直保持多年。

  2007年,一批紧急的精密蜗杆订单,让詹求锋在数控加工领域崭露头角。订单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果按老思路利用简易数控加工不仅加工慢,精度也达不到要求。他大胆创新,用废旧的机夹硬质合金刀改磨成蜗杆刀,并改用高效数控设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加工任务,满足了客户每月1.5万套的订单需求,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效益。自此,他的创新思维逐渐被人注意到。2010年,詹求锋开始负责高效自动化设备调试工作,在大量调试和操作基础的支撑下,詹求锋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数控编程思路和方法,成为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因自身创新能力,他两次代表公司参加安徽省数控技能大赛,都获得数控车职工组第二名。两次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荣获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职工组第19名,这是当届安徽省参加数控车职工组的最高名次,也是安徽省历届最好名次。

  锐意进取,成为员工典范

  “以我名字命名的‘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詹求锋说,“我们力争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前,由于部分设备受到国外制造商的技术保护,公司在设备自动化改造时无法取得改变机械手的程序,詹求锋便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机床边手工抄写程序。“那时候詹老师走到哪都带着程序资料,一有空就琢磨,在机床边经常一站就是6个小时,生怕漏掉任何一点内容。”一位工作室成员回忆起詹求锋工作时的身影,语言里满是佩服。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这层技术壁垒终于被打破,机械手完成了动作设计,顺利地应用到生产当中,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

  多年来,詹求锋将爱岗敬业、创新进取、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化为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在数控车加工领域不断前行,以攻坚克难、提质增效为已任,解决了很多棘手的加工难题。他与技术人员共同研发的“车磨复合一体化”项目荣获安徽省实用新型专利;开发“高精度数控拉刀磨床”项目,提高了拉刀的使用寿命约50%;以产品的加工工艺为切入点,整合工序流程,克服了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劳动强度下降15%;优化加工程序,改善加工装置,高效数控车加工过程中铁屑缠绕的难题得到解决,单班产量提高了75%……凭借自身创新成果,詹求锋获得公司创新项目奖励,也成为了公司员工争相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荣誉与责任同在。詹求锋表示,一个人的创新只能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创新就是乘法,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收获无穷的力量。看见新入行的年轻人缺乏实战经验,詹求锋便主动肩负起培育他们的责任,他在车间组建了青工数控班,帮助青工群体提高生产技能,有效促进青工成长。如今,这些后备们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让詹求锋很是欣慰。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这是詹求锋埋头在车间生产、技术革新第一线的内驱动力,今后,他还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努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心用情助力安徽制造业走向极致。(许鸿儒 王仁搏)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