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安徽乡村振兴网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投稿邮箱:ahxczx@126.com  合作热线:18656151097、17730220700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安农之窗 > 正文

——安农学子“三下乡”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08-01 10:27:57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网作者:

  7月16日至18日,安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六安开展“‘红’为本 以‘绿’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7月16日,安农植保学院师生前往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大别山精神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人名全面展示了大别山地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驻足聆听间,师生们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切感悟了大别山精神的内核所在。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作为新农人,要传承大别山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章,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进一步弘扬“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谱系,永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落实三农政策 助力企业发展

  7月16、17日团队成员前往林水寨生态园和安徽辉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活动。

  “林”籁泉韵 “寨”水一方

  16日上午,在安徽省科协、省昆虫学会、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老师们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面向参加生态园夏令营的小朋友们开展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小昆虫 大服务”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进一步展现了社会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让孩子们早日认识到“三农”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更能使他们深深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17日上午,在生态园负责人左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体验生态园特色项目,采访生态园代表,了解生态园产业发展现状。

  在“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渔共生田里,团队成员们细致分辨植物种类,观察作物生长状况,灵活运用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目之所见的病虫草害进行识别。切身感受到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植保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更加崇高。

  在农耕文化广场上,左老师耐心讲解每种传统农具的功能用法。团队成员领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所强调的人与土地之间的紧密联系,深深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同左老师的深入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了生态园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成功典型,如何实现“农田染新绿,村庄亦景区”的美好愿景,如何在政府领导下带领当地村民一起建设全国文明村镇,在乡村振兴中做出不朽贡献。

  桂花香里 菌菇致富

  17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安徽辉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公司产业线以及仓库,并与王总针对该企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期许展开交流。通过了解得知,该公司坚定不移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秸秆暨畜禽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着力培育壮大“两利用”新产业、新业态,助推省“两利用”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效益迈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龙头“舞动” 产业兴旺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效果越来越明显。

  龙头企业要成为乡村振兴引领者,响应国家政策,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要成为农业价值提升的实践者,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成为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探索者,积极参与农村双创,紧跟金融创新步伐,将新型经营理念和模式引入农业,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

  六安“新”样板 “犇”赴新征程

  7月17至18日,实践团队前往林寨村、桂花村、江家店镇政府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农业推广中心进行采访调研。

  乡村振兴 农民富裕

  在林寨村和桂花村,团队成员面向农户、种粮大户以及村委会分别进行了安徽省“百校千镇万村”乡村振兴大调研,通过调研数据让团队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当地农民生活状况、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座谈会上,成员们了解到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的出台,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当地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在江家店镇政府,团队成员采访了当地农业管理服务站的李主任。在谈话中,团队成员对当地政府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采取的措施有了深刻认知。李主任提到,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诸多挑战,党员团员更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实现共同富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在六安市金安区农业推广中心,郑站长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植保站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点,分析了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给村民们带来的实际效益。紧接着,郑站长列举了当地水稻上常见的病虫草害,如稗草、稻飞虱、二化螟等。随着病原物、害虫和杂草抗药性逐渐增强,研发新型农药也正成为亟待攻关的难题。步入21世纪以来,科技急速发展,植保站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监测技术,力求加强智能化,自动化高端农机研制,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农机产业集群,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团队成员从郑站长口中得知,如今的六安,在大别山精神的激励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积极落实“小田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鼓励、推动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帮助、带领农民走上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道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企业、政府携手打造乡村产业振兴“六安样板”,走上绿色高质量赶超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

  安康天下 崇学事农

  农村改革蹄急步稳,乡村振兴气象万千。经过此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明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基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农人,要同六安林寨人民一道,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永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初心使命,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