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安徽乡村振兴网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投稿邮箱:ahxczx@126.com  合作热线:18656151097、17730220700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乡村振兴网 > 农企传真 > 正文

央媒密集聚焦的背后 安徽给出了方案

2022-05-15 21:43:37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网作者:陈群

  近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关注“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一事,正处于灌浆期的青麦被机器齐茬放倒,让人心疼不已。报道提及,针对此类现象,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深刻指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中国碗里的每一粒中国粮都弥足珍贵。

  小麦青贮不能干,种养结合怎么办?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这一问题,并不是无解。因为,安徽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谷草兼用”

  循环农业点燃新希望

  “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事件背后是对饲料紧缺的担忧。然而,“筑牢”粮食安全的底线我们怎么能动摇?

  如何实现在“大食品安全观”引领下,种植、养殖以及绿色生态等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安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并不是时间上的巧合。2021年10月21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关键基因技术转让签约及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庐江县白湖农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杂交稻育种专家谢华安现场观摩时表示,“科脆粳1号”的育成,对农业科学的发展、种业工程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贡献。

央媒密集聚焦的背后,安徽给出了方案1.png

  这一次,伴随着央媒密集聚焦“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事件的同时,安徽省庐江县、长丰县与荃银高科进行着水稻种养一体化产业等相关事项的探讨,还就脆秆水稻种养一体化项目合作进行了签约。

  5月11日,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与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杰峰会面,双方一致表示,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运用产业链思维,围绕循环农业,振兴乡村产业,打造“谷草兼用”脆秆水稻产业化的“庐江模式”。荃银高科副总经理夏献锋、庐江县白山镇镇长朱国宏分别代表双方进行了“脆秆水稻种养一体化项目”签约仪式。

  众所周知,秸秆综合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难题。一直以来,荃银高科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机制,注重将基础研究与应用密切结合,牢记“引领农业,服务三农,造福社会,保护自然”的企业使命。

  脆秆水稻不仅实现了脆秆基因从理论到应用的突破, “科脆粳1号”还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脆秆水稻品种,是“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关键基因及其应用技术成果。经过科学实验,脆秆水稻与普通水稻相比较,主要优势体现在七个方面:秸秆组成优(纤维素含量降低11.9%,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15.7%,引起秸秆变脆)、粉碎效果好(机收后脆秆水稻超过3/4的秸秆长度短于10厘米)、营养价值高(青贮后脆秆水稻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比普通水稻分别提高16.6%、55.9%和39.3%)、饲喂效果佳(适口性好、采食量大,饲料消化率显著高于普通水稻,效果可与青贮玉米媲美)、谷草指标好(一般亩产600公斤,高产可达700公斤,能提供1.4吨新鲜秸秆原料)、脆而不倒(试验模拟9级大风表现出良好的抗倒性)、米质优(糙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均达到部标一级)。

  “科脆粳1号”为迟熟中粳品种,由其种子长出的脆秆水稻“秸秆变脆、脆而不倒”,既有助于秸秆还田,又可以作为羊、牛等青贮饲料,有望从源头解决秸秆全量还田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解决动物粗饲料短缺问题,是水稻综合利用方面的重大突破(实现“谷草兼用”),有助于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真正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目前已在安徽、湖北、四川等进行了16个试验示范点,共落实面积近3000亩。

  随着膳食结构改变,饲料用粮急速增长,以及对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视,“谷草兼用”脆秆水稻被寄予期望、“科脆粳1号”被投来关注的目光,其实并不奇怪。

  “科脆粳1号”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肩负新的使命,也点燃了循环农业的新希望。

央媒密集聚焦的背后,安徽给出了方案2.png

  多方赋能

  关键技术迈向新台阶

  一粒小小的 “科脆粳1号”种子为何能引起多地政府部门的关注?终极的答案也许就是,它实现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媒体密集关注“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问题的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而5月12日举行的“谷草兼用”脆秆基因分子育种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会,为“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这场会议由荃银高科首席技术官张从合主持。

  在项目启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提出了项目研究基础、总体方案及目标、项目组织实施步骤。来自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等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谷草兼用”理想脆秆基因分子育种及产业化,认为该项目积极响应了种业振兴的伟大号召,适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要,顺应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饲料安全战略,符合安徽省“两强一增”政策。

  安徽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薛军风趣地比喻,“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实现了“跨界”,“项目启动及时,很有价值,要进一步进行产业攻关,实现价值链。”对此,她要求荃银高科在牵头组建的省水稻产业创新联合体上建通道、选范本。

  合肥市科技局总工程师潘学文为此项目点赞的同时,还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要坚定方向和目标,勇敢地走下去;要坚持问题导向,“两条腿”走路,打造模式和样板;坚决支持科研成果试验,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

央媒密集聚焦的背后,安徽给出了方案3.png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继前表示,“谷草兼用”脆秆水稻项目意义重大,他肯定了科研人员进行的路径探索和前期验证。

  安徽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许应媛博士提出,要加强成果转化及平台合作力度,不断解决机械装备“堵点”,相信“谷草兼用”脆秆水稻会赋能绿色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动物营养专家李吕木,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合肥肉羊首席专家凌英会,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会长章孝荣,安徽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江喜春等认可了该项目的意义,并对秸秆应用的产业化、种养模式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谷草兼用”脆秆水稻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荃银高科等集合专家资源优势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产物。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邓国庆、吴丽芳、吴跃进、刘斌美、叶亚峰等现场表示,始终牢记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殷嘱托,进一步加强与荃银高科的合作,争取交一份与种业精诚合作的完美答卷,努力树一个科企合作模式的示范标杆。

  会上,来自庐江的生态养殖企业表达了养殖业粗饲料本地化迫切需求,对“谷草兼用”脆秆水稻项目的实际应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下一步合作充满了期待。

央媒密集聚焦的背后,安徽给出了方案4.png

  示范带动

  种业强省注入新动能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经济,粮食丰收,需要利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挥种子为核心、农机为桥梁,种养结合,做好“秸秆”生态循环大文章。

  2月17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荃银高科调研时指出,要强化种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推进种业企业扶优扶强行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打造种业强省,促进农民增收。

央媒密集聚焦的背后,安徽给出了方案5.png

  “我们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诚携手各方力量为种业振兴、乡村振兴贡献力量。”5月12日,在“谷草兼用”脆秆基因分子育种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会上,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展望说,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典型模式、培育市场化主体、开展监测评估,更好地助力村域经济发展。同时,携手共同探索农业产业化路径,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化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接下来,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提升其水稻种植和畜牧养殖水平,发挥良好的经济促进作用,为中国农业走出去贡献力量。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谷草兼用”脆秆水稻“科脆粳1号”,它给我们带来的希望就在眼前……(通讯员 陈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