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安徽乡村振兴网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投稿邮箱:ahxczx@126.com  合作热线:18656151097、17730220700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乡村振兴网 > 生态振兴 > 正文

科技上阵人助力 兽迹鸟鸣还复来

2021-12-02 16:44:37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作者:王逸群

  扬子鳄要过冬了!11月24日上午9点多,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人们一手抓住扬子鳄的嘴巴、一手托住尾巴,正逐个将鳄鱼放进铁质的转运箱内。“这是最后一批即将过冬的扬子鳄,将被转运至恒温室内冬眠。”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章松向记者解释说。

  11月23日,记者随省林业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徽在行动”采访团来到宣城市。采访中发现,该市通过人工+科技多种方式,营造出复杂、有弹性、繁荣和充满变化的自然世界。

  破解扬子鳄繁育难题

  成年扬子鳄的身长可达2米多,鳄宝宝究竟有多大?记者在扬子鳄孵化室看到,一个个塑料箱子将20只左右的扬子鳄宝宝分割开来,每个鳄宝宝身长约20厘米。“这是鳄鱼宝宝的越冬室,它要在这里经过4个月的时间,到明年的3月下旬才会转到室外饲养。”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办主任周永康说。

  据介绍,扬子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79年我省建立省级养殖场,1983年建立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保护区科研人员从最初野外救护的212条扬子鳄,历经长期的科研探索,成功破解了人工繁育技术难题。目前保护区现有人工扬子鳄数量达11000余条,年繁殖能力1000条以上。

  此外,保护区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扬子鳄野外保护,强化巡护监管,开展生态修复,有序实施野外放归,彻底扭转了野外种群数量不断下滑的趋势。“我们联合安徽师范大学在保护区五个县(市、区)开展扬子鳄野外资源本底调查。”章松告诉记者,他们运用最新的鳄类环境DNA追踪技术、鸣声回放技术等科学调查方法,全面普查野外种群数量,摸清家底。

  同时,保护中心还开发了扬子鳄巡护系统APP,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置无人机、布设红外相机及温湿度自动记录仪,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动态信息管理,立体式监测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状况,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个人打造省级森林公园

  如果说扬子鳄从种群稀少到如今实现人工繁育是一群人的努力,那么宣城市宣州区峄山省级森林公园的从无到有,就是当地企业家赵平一个人的坚守。

  16年前,当时的宣城市黄渡乡峄山是集体林场,由于历史上乱砍滥伐,成了一座千疮百孔的荒山。2003年,创业有成的赵平突然萌发一个大胆的想法:要让荒山变绿!“我说服爱人,把多年打拼积累的财富都投入到绿化这片荒山上,为子孙后代做点有意义的事。”赵平回忆说,承包这片林场后,他只种不砍,被亲友们戏称为“树痴”。

  秉承着“建一个能留存后世的真正的森林公园”的目标,他个人贷款筹资投入9000余万元,对占地1650余亩的峄山核心区域进行重点打造,一年年不断完善,使一大批难得一见的珍稀树种在这里得到有效保护。2015年7月,被誉为我省“最袖珍型森林公园”的峄山省级森林公园终于成功获批。

  如今,只要穿行在峄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朴树、榉树、含笑、合欢、江南杜鹃、宣木瓜、重阳木、四照花等乡土树种,5万多棵各种林木郁郁葱葱,茶花、映山红等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到目前我总计投入了3个亿。下一步将通过苗圃园的收入反哺森林公园,把这里建设得更美!”赵平说。

  科技手段助力日常管护

  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绩溪县和歙县交界处,东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保护区设立于1979年,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的徽杭古道也从此穿过。保护区内已调查确定的野生植物有1570种、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5种、省级珍稀树种23种、野生动物3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1种。

  “我们还在山里发现了疑似云豹的脚印。”保护区绩溪管理站站长邵江山介绍,为做好保护区日常巡护工作,他们除了安排人工巡护外,还上线了大数据平台和各种各样的设备,用科技助力管护工作。“我们按距离布设了50多个红外相机,用于检测野生动物的日常活动。”他说,该保护区同时建立了24个监控点、54个摄像头的监控系统,主要负责监控人类活动和森林防火等情况。

  “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让宣州区林业事业发展中心邓文鑫欣慰的是,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正在逐年提高。去年国庆节期间,他们就收到了在宣城火车站中转的一名旅客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发现一只鸟受伤了,希望派人来救护。

  邓文鑫赶到现场发现,这只鸟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栗苇鳽(jian)。他当场向对方承诺将把受伤的小鸟送到救助中心救治。最终,看到邓文鑫发来的鸟儿痊愈后被放归山林的视频,这个网名叫“娃哈哈”的20多岁热心女孩儿在微信里点赞:“感谢大家,你们这样做让我们普通人感到很心安!”(记者 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