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安徽乡村振兴网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投稿邮箱:ahxczx@126.com  合作热线:18656151097、17730220700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乡村振兴网 > 振兴先锋 > 正文

“兵支书办法多” 乡村振兴路上显身手

2021-08-16 16:35:45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作者:王逸群 杨清志

  多年以后,蔡先军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年改变人生的选择。那是1992年3月份的一天,他背着行囊准备坐车去深圳当保安,却在路过村部门口的时候,被时任金寨县全军乡党委书记洪志江拦住。“说村里实在缺人,想让我留下来。”是南下打工挣钱,还是守着一穷二白的村子?25岁的蔡先军很是犹豫。“你在部队当过排长、连长,还获过三等功,现在回到家乡了,退役老兵不能挑起新担子吗?”洪志江劝他说。

  正是这句“老兵挑新担”,让蔡先军选择留下来。1996年,他被村民推选为村书记,一干就是25年。如今,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主动放弃城里的生活,回到家乡担任“兵支书”。他们选择的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是我省与时俱进的有力政策保障,更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个人理想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

  留守乡村,他们身后有“靠山”

  叶胜已在村里当了3年村书记了。2011年,这个34岁的年轻人从部队退役后前往合肥打拼。“我后来和朋友一起创业开公司,给保险公司配送保单。”几年下来,他的收入每月稳定在1万多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18年,时值村“两委”换届,金寨县铁冲乡领导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这个敢闯敢干的青年,能够回到家乡担任张店村村书记,带领大伙一起致富。

  “我开始有些犹豫,毕竟在城市生活习惯了,收入也很稳定。”叶胜坦言,最后之所以选择回村,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振兴是未来中国的新战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省里保障“兵支书”的种种举措,让他没了后顾之忧。

  去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意见》,从5个方面明确了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12项工作举措。为做好“兵支书”服务保障工作,作为革命老区的金寨县先试先行,印发了《金寨县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文件明确我县退役军人担任村干部比照大学生给予人才补助。”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乔介绍,对退役军人二期士官和一期士官任职“两委”值班干部的,在村干部待遇基础上,分别给予每月800元和500元的人才补助;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退役军人额外每月增加800元。全县58名兵支书、兵主任、兵委员,享受此项政策福利。

  “现在每个月算上各种补贴,打卡工资能有5000多元。”在金寨县双河镇黄龙村书记肖俊看来,收入有保障解决了生活问题,但诸如技能培训等才是他们走上乡村振兴战场的“靠山”。“我担任村书记三年来,参加县里组织的省内省外培训总计10余场。”外出学习不仅让这个34岁的年轻人开拓了眼界,他还借此拓宽了村里种植的苗木销路,“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找我们买苗的,村里年收入增加了40多万元。”

  振兴乡村,他们手里“办法多”

  蔡先军刚到熊家河村任职时,村里欠了一屁股债。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了他心中的头等大事。“村里有1000多亩山场,但是都是低矮的灌木丛,经济效益不高。”他想着,一定要让荒山变“金山”。为此,1996年他带头种植杉树,6年时间先后带动上百户村民栽植11000多亩。此后,他又引进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村民发展林下经济。“今年我家杉树一亩卖了5000多元,天麻到冬天也能卖三四万块钱。”拥有70亩山场的该村村民陈绍益乐呵呵地说。

  不仅如此,该村还率先尝试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了全省第一宗土地入市19.55亩,为村集体增收58.8万元,群众分红6.3万元、村集体农户分红2.5万元、收入地块及贫困户分红13万元。

  在桐城市双港镇双铺村,退役军人、村党总支书记桂菁森也在生态资源上做足文章。位于该村边缘的白陂湖面积达300亩,但杂草丛生、淤泥沉积,早已荒废。如何让荒湖生“金”?桂菁森带领村“两委”吸引企业入驻开发白陂湖。通过租赁的形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达7万元;此外,村里还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的形式,投入90万元,将闲置的双铺村老菜市场改造成约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公开对外租赁,仅此一项每年又增收约8万元。去年以来,该村还通过闲置地打包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套“组合拳”打下来,2020年全村集体收入达43万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叶胜从苏州把老同学邓延森“请了回来”。邓延森回乡后不仅担任了村后备干部,还成立金寨县合盛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据介绍,近年来该村参与养龟的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村集体入股40万元,年收益2万元。

  服务乡村,他们心系群众“冷暖”

  村里有了钱,群众的“冷暖”成了“兵支书们”最牵挂的事。“我们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救助困难群众。”肖俊回忆说,去年,该村有一户村民意外死亡,这让其家庭一下子坠入谷底。村民去世当天,他先是动员企业资助了1万元的安葬费,又临时召开了村党员代表大会。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再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1万元支持该户,用于其子女就学。

  “脱贫攻坚期间,我们成立了救急难互助社,建立了救急难工作群,对本村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难的群众给予应急、过渡性救助。”退役军人、舒城县桃溪镇金圩村书记金德柱说,近年来,在解决群众急难事项的同时,该村还对人居环境进行专项整治。“我们花了9万元,对村庄周围重点污水塘口进行了清淤整形,又投资约15万元设立垃圾收集中转站,各组设立了垃圾临时收集点,确保村庄环境美化常绿常新。”

  “帮助更多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主战场发挥作用,是一项使命光荣、前景广阔的事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林海表示,我省将加快建立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引导激励广大退役军人鼓足劲,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