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乡村振兴 > 振兴智库 > 政策库

中安在线   2022-08-15 15:36:41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尚营 徐欣涛   编辑:汪源

  8月11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种粮大户罗发新在操作云智慧施肥机。新华社记者 徐欣涛 摄

  新华社合肥8月13日电 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鑫斌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罗发新在控制室内,通过田间高清摄像头传输回来的实时画面,观测农田里水稻的“一举一动”。

  当出现土壤墒情监测器提示某块农田缺水的警报,罗发新不慌不忙拿起手机,通过远程操控,田间的喷头开始了精准的喷灌作业。“以水稻为例,智慧农田比一般农田节水三分之一左右。”他说。

  罗发新今年54岁,目前已在陶楼镇流转了近万亩耕地,其中有1000多亩是高标准的数字化智慧农田。传统的农活由无人机、云智慧施肥机、太阳能灭虫灯等智能设备代劳。“这么大一块田,只需我一个人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管理,以前想都不敢想。”罗发新感叹。

  “得益于4台土壤墒情监测器,我能实时了解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如果有地方缺水了,我就通过手机软件输入需要补充的水量,机器能精确地把需要的水量从池塘抽出,经砂石过滤器过滤后,喷洒到田里。”罗发新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操作起这些智能设备,他动作非常熟练。

  “以前种地,播种、施肥、浇水都需要人力,工钱很高,关键还找不到人干。”罗发新说,智慧农田不但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问题,还降低了成本,“关键还增产,亩产比以前增加了200斤。”

  8月11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种粮大户罗发新用手机操控远处的喷灌设备。新华社记者 陈尚营 摄

  这一变化始于3年前。2019年以来,合肥市累计投资1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建后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4级;开展“小田并大田”示范建设,田块数量降幅达60%,作物亩均产量增幅达15%,每亩土地流转租金由320元增加到480元。

  “原来的零碎小田不管种水稻还是小麦,效益都很低,一些田就没人种了,或者只种一季。高标准农田增产增效,还能解决季节性抛荒问题。”合肥市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办主任郭左翔说。

  长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耿言峰介绍,长丰县地处丘陵地带,原有的田块小,“小田并大田”就是把“零碎田”变成了“大块田”,既增加了面积,也改善机械化耕作的基础条件。长丰县通过整田、股改、订单生产、托管经营的“组合拳”,引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罗发新种的山芋会悉数卖给加工厂,经加工后出口至国外。

  望着绿油油的稻田,罗发新谈到他近两年的目标:“以前种田受天气影响很大,一亩水稻利润在300元上下,现在有了智慧农业的帮助,我希望利润能达到800元。”(陈尚营 徐欣涛)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