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安徽乡村振兴网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投稿邮箱:ahxczx@126.com  合作热线:18656151097、17730220700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乡村振兴网 > 江淮广角 > 正文

“​平凡”岁月里流淌着的红色血脉

2021-09-15 21:33:28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网作者:刘久玉 周梦雅 邹心成

  素朴的平房外,有一抹引人注目的红。距离石关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已经过去35天,李和尧仍穿着那套当天发的纪念服。衣服上印着的“建党一百周年”几个大红字格外显眼。正值茭白采收,此时李和尧正在门前剥茭白,烈日炎炎,几束光照射到他黝黑的手上。

图片10.png

  信仰承于祖辈

  李和尧的家中,朴素简单之外渗透着厚重的红色气息,红色中堂,革命画像,一如年逾八十的李和尧,似乎总有着让人读不尽的岁月往事。再入里屋,悬挂着的赠红色革命先烈挂历格外引人注目。没等记者说话,李和尧便激动地举起右手,拖着并不灵活的步子急忙走来,指着挂历告诉记者:“这是我爷爷,是个革命烈士!他一辈子都忠于国家忠于党,是这里的父老乡亲们都晓得的堂堂正正的英雄!”

  1929年,受到先进革命思潮影响,李和尧的爷爷满怀壮志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心中的夙愿还未能完全实现,革命的事业尚未取得胜利,1933年,在与叛徒的拼死斗争中,李和尧的爷爷带着遗憾壮烈牺牲。

  革命的火焰在心中不断燃烧,党的信念从不曾动摇一丝一毫。作为红军通讯员,李和尧的爷爷主要负责联络工作,不幸的是,他在一次外出任务中被叛徒无情的出卖了。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酷刑和丧尽天良的折磨,在受尽了严刑拷打、浑身烧化的折磨后,李和尧的爷爷仍然坚守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那份倔强,就算是最后被叛徒给活埋,也没有吐露一丝一毫关于党的消息。

  年幼的李和尧从小便对爷爷的故事耳熟能详,红色的种子在心头日益生根发芽。“爷爷为革命牺牲是无上的光荣啊!年轻时离开学校后,我就渴望也能像爷爷一样,为党为人民去贡献自己的一生。”说到爷爷的革命故事,李和尧激动不已:“爷爷一直都是我的偶像,一直激励着、指引者我的人生步子。”

  “那时候入党不容易啊,各方面都要优良。”李和尧感慨道。一心认定的理想,就要努力去做到,从此,他保持优良的作风,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仰、积极努力,传承爷爷的红色革命精神。在1971年,已至而立之年的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五十年如一日,将无尽的深情镌刻进刻骨的时光。

  奉献始于初心

  “要牢记党的精神,为党、为人民,特别是为人民。”李和尧在采访中反复重复。五十年的在党岁月,数不清的党史往事,几万帧跳动画卷,记忆里模糊身影,都承载着李和尧的悠悠岁月与刻骨深情。

  驻村45年,李和尧坚守当地民兵工作,积极物色当地有能力、有思想、拥护党,愿意服务人民的进步青年,进一步筑牢其思想根基,为党的后备军不断扩大人才储备,使他们可以真正成为一名思想坚定的中共党员。从激情燃烧的毛主席时期直到现在,李和尧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成功发展的二十多个党员还在不断努力着,传承者那股红色力量。

  “他的工作好,为人民群众服务,那我们就发展为党员。除了要向着党和人民,还要能力强,这样人民有困难才能帮上忙。”李和尧向记者诉说他发展党员的思路,这既是对新党员的要求,也是李和尧自己的人生标准。

  李和尧所在的小珑组当时在安徽省属于贫困村,为了人民的富裕生活,他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当年作为民兵营营长的他带头在小珑组办窑厂、种植猕猴桃园,现在又因地制宜发展茭白产业。作为党员,李和尧在家乡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带头的作用,他助力帮扶有困难的村民,开导不愿意发展新产业的同乡。在提及群众工作经历时,李和尧平淡的回应:“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奉献始于初心,他从不曾忘,在他为党为人民奉献的五十年里,从不要求别人感恩馈赠。

  爱党刻于岁月

  党徽、党章、证书,李和尧将褶皱的手掌在裤子上擦了擦,庄严而又珍重的从一个隐秘角落里小心翼翼的拿出这些,如数家珍。简陋而又素朴的房屋里,红色的党徽充满着夺目的色彩,就像李和尧眼中闪烁的光一样,令人心潮澎湃。

  五十年老党龄,爱党刻于岁月。李和尧在回忆对党的认识和变化时,打趣道“我如果对党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我不会对他那么坚定,那也得不到那么多的优秀奖章了”。

  在分享对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寄语时,李和尧很是激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后成了党员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记着为人民服务,要记着我们党的规章纲领。未来啊,还得要靠年轻人。”细想这么多年小珑组的变化,李和尧感慨万分。

  他身上这件白衫红字的纯棉短袖,已经被洗的略微有些毛糙。可他还是洗干净了就穿,和平常衣服并无差别。就好像他对党的信仰也在岁月里平淡,虽没有年少时热烈,却也刻骨铭心。

图为李和尧与岳西采访团成员合照 邹心成 摄

  作者:刘久玉 周梦雅 邹心成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岳西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