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农业频道安徽乡村振兴电商联盟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主办

指导单位: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供销社安徽省总工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生态振兴 > 正文

武汉江豚成了铜陵“上门女婿”

2021-12-14 14:51:45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作者:王逸群

  两只武汉江豚成了铜陵“上门女婿”!11月24日,记者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殷文格介绍,为解决江豚近亲繁殖导致的种群衰退,该局与武汉天鹅洲长江江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牵手,成功引入2只成年雄性江豚。

  据了解,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铜陵白鱀豚养护场。保护区全长58公里,总面积3151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淡水豚为主的珍稀水生动物、沿江湿地鸟类和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保护区范围主要位于长江下游铜陵江段,上始铜陵市郊区老洲镇,下到铜陵市义安区金牛渡,包括长江大堤以内水域、滩涂、江心洲及与长江连通的河口和陆地区域,涉及池州市贵池区、铜陵市郊区、义安区和芜湖市无为市等区域。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是长江淡水生态系统标志性动物,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它的兴衰昭示着整个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殷文格说,目前,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已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危”物种。

  为加大保护区管理力度,挽救长江江豚这一珍稀物种,保护区管理局牵头制定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日常巡查和联合执法制度》。根据制度规定,每月10日左右牵头海事、水上公安等6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工作。截至目前,该局已累计开展联合执法和巡查41次。同时,该局还通过每周不少于1次的巡护管理,及时制止涉及保护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累计开展日常巡护125次,并就日常巡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书面函告。

  “目前我们保护区有11只饲养的江豚,但由于都是近亲繁殖,所以寿命都不长。”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武汉天鹅洲长江江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力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于4月25日成功地从湖北天鹅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2头成年雄性长江江豚迁入半自然夹江水域,“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长江江豚个体交换中期分析报告,为近期迁地保护基地的江豚迁出提供了可行性分析。”

  “江豚个体交换工作的实施,为种群复壮和更好地开展迁地保护基地江豚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殷文格表示,我省也有两只江豚完成了体检,将在本月送至武汉,“未来或将形成常态化的个体交换机制。”(记者 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