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农业频道安徽乡村振兴电商联盟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主办

指导单位: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供销社安徽省总工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振兴先锋 > 正文

“放牛娃”闯出一条致富路

2022-11-10 16:01:00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网作者:邱孝青

  旌德的高声杰,今年50岁,从小“放牛”的他,成年后,以跑班车为生,一跑就是几十年,后来,因为高铁开通了,客源逐减,高声杰寻思着转行,但没想到这一行又转回了小时候的“放牛”生活。2016年,高声杰看中家乡旌德黄牛的前景,创立了旌德县红金山家庭养殖农场,专业养殖旌德黄牛,六年来,靠着拼搏与奋斗,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班车司机跨界转型,养起了“旌德黄牛”

  提起养殖旌德黄牛,高声杰说“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也没想过,过了不惑之年,还会从头开始再创业。“我原来一直跑旌德到合肥的班车,后来高铁开通运营,客运班车客源少了,在一次的偶然的机会听说旌德黄牛好养,可以试试。”

  高声杰是旌德当地农村人,从小就放过牛,盘算着“也有点经验”,再加上跑了几十年的班车,高声杰也攒了一些积蓄,在思虑之后,决定投资养牛。

  2016年,高声杰一次性投资了300万元,成立了旌德县红金山家庭养殖农场。“花了100多万盖了两栋牛舍,又花了100多万,买了大大小小的50头旌德黄牛,当年屠宰了20头成年牛就赚了50余万元,效益还可以吧。”高声杰的“第一笔账”就是盈利,这也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2017年,高声杰扩大了养殖规模,他到周边农户家中买来了100头大大小小的旌德黄牛,加上原来余下的三十多头,第二年,一下子养了130余头旌德黄牛。逢节假日,是屠宰销售的良机,2017年,高声杰的养殖场共销售50余头旌德黄牛,又赚了100多万元。

  这让高声杰尝到了旌德黄牛的养殖甜头,保持着稳健的步伐发展。2020年,高声杰在旌德县畜牧局的建议下,还做了储污池、堆粪场,购买了抽渣车等资源化利用设备,并流转了300亩农田、2000亩山场用于消纳牛场产生的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

  2021年,高声杰的农场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省级标准化示范农场称号。如今,高声杰的家庭农场养殖量已达300余头,每年出栏也有百余头。“旌德黄牛是我们当地土品种,肉质好,比市场上卖的外地牛好吃。”高声杰说,自己养殖的旌德黄牛销售也很方便,旌德当地就是主要市场。

  希望发展旌德黄牛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2019年,旌德黄牛被农业部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让高声杰既惊喜,又欣慰。“保护‘旌德黄牛’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旌德黄牛是经过旌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长期选育而成的地方品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旌德人的宝贵遗传种质资源,况且它好养,吃的是山上的野草,喝的是山上的山泉水,不用添加剂,品质好,味道好。我们这的老人一个人养十几头牛是不成问题的,又能带来老百姓致富增收。意义还不大吗?”高声杰提起旌德黄牛的保护,依然很兴奋。

  平时,有空时,高声杰常往县畜牧局跑,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培训班,2022年,高声杰积极加入新组建的旌德黄牛产业协会,还被会员推选为副会长。

  高声杰知道旌德黄牛的优点,肉质好,适合放牧,抗病力强,几乎不生病,但也很清楚它的缺点,“就是长的慢,比较效益不高,与杂交牛相比,价格也上不去,这是旌德黄牛保护与发展的瓶颈。”

  高声杰透露,旌德县已经制定了旌德黄牛产业发展规划,他相信,未来会更好。“只要价格上的去,我计划再流转水田500亩,山场5000亩,养殖旌德黄牛1000头,发展旌德黄牛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邱孝青)